性味:咸、寒、有小毒。归经:入肝、胃。
功效:养筋益气、理胃消食,散诸热,通经络,解结散血。 主治:全蟹可治胸中邪气,郁结瘀血,筋骨伤折,(口+呙)斜面肿;煮酒食之治产后肚腹痛,恶露不下;蟹壳治漆疮。 大闸蟹营养丰富,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螃蟹具有舒筋益气、理胃消食、通经络、散诸热、散瘀血之功效。蟹肉味咸性寒,有清热、化瘀、滋阴之功,可治疗跌打损伤、筋伤骨折、过敏性皮炎。蟹壳煅灰,调以蜂蜜,外敷可治黄蜂蜇伤或其他无名肿毒。蟹肉也是儿童天然滋补品,经常食用可以补充优质蛋白和各种微量元素。 蟹肉中含有多种维生素,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他陆生及水生动物,维生素B2是肉类的5-6倍,比鱼类高出6-10倍,比蛋类高出2-3倍。维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鱼类高出6-10倍。每100克大闸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.5克,脂肪2.8克,磷182毫克,钙126毫克,铁2.8毫克。蟹壳除含丰富的钙外,还含有蟹红素、蟹黄素等。 螃蟹不但为食中佳肴,作为药用也有奇功。《本草拾遗》说:“其功不独散,而能和血也。”祖国医学认为螃蟹性寒味咸,蟹肉有清热、散血结、续断伤、理经脉和滋阴等功用;其壳可清热解毒、破淤清积止痛。 现代研究发现,蟹壳含有一种物质——甲壳质,甲壳质中可提炼出一种称为ACOS-6的物质,它具有低毒性免疫激活性质,动物实验已证实,该物质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。据专家介绍,蟹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10多种氨基酸,尤以谷氨酸、计氨酸、组氨酸、精氨酸和哺氨酸最为突出,阳澄湖蟹又比一般蟹所含成份要高。 |